“智慧的老师应当珍惜学生犯错,用智慧的方式惩戒孩子,让其在错误中更好地成长。
学生犯错各有原因,从根本上说,教育犯错的学生时,重点要考虑的是这种教育方式能否对今后的教育产生积极导向,而不仅是本次教育效果如何,否则,教育将陷入被动应付,甚至问题接踵而至的困局。学生犯错后,只有本着为了良性持续、促进成长的思路和原则,顺藤摸瓜,对症下药,才算是真正解决了问题。”
精彩导读
同一个问题,208名教师给出25种处理方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一个工作机构在日本东京组织了一次国际中小学教师、学生联欢活动。活动中,主持者设计了一个问题,要求所有教师给予简单回答。
这个问题是:大杰克和小杰克是孪生兄弟,都是14岁,正在学校读书。他们的家庭离学校比较远,家长给他们配了一辆轻型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让他们开车上学、回家。这两兄弟由于晚上贪玩,早上好睡懒觉,所以经常迟到,虽经多次批评,还是我行我素。有一天考试,尽管老师事先警告他们不许迟到,但他们因为在路上玩耍,还是迟到了30分钟,老师查问原因,他们谎称汽车在路上爆胎,到维修店补胎误了时间。老师半信半疑,但没有发作,待他们走进教室以后就悄悄到车库检查他们的汽车,发现四个轮胎都蒙着厚厚的灰尘,没有拆卸的痕迹。很明显,补胎是他们编出来的谎话。
问:假如你是杰克兄弟的老师,你将怎么处理?
208名教师经过认真思考,积极作答,在规定的半小时内交上了答卷。主持人经过认真分析整理,从208份答卷中归纳出25种处理方式,其中主要的方式如下:
中国式的处理方式:一是当面严肃批评,责令写出检讨;二是取消他们参与当年各种评比先进的资格;三是报告家长。
美国式的处理方式:幽他一默——对兄弟说:“假如今天不是考试而是吃冰淇淋和热狗,你们的汽车就不会在路上爆胎。”
日本式的处理方式:把兄弟俩分开询问,对坦白者给予赞扬奖励,对坚持谎言者严厉处罚。
英国式的处理方式:小事一件,置之不理。
韩国式的处理方式:把真相告诉家长和全体学生,请家长对孩子严加管教,让全班同学讨论,引以为戒。
新加坡的处理方式:打自己的嘴巴10下。
俄罗斯式的处理方式:给兄弟俩讲一个说谎有害的故事,然后再问他们:近来有没有说过谎?
埃及式的处理方式:让他们给真主写信,向真主叙述事情的真相。
巴西式的处理方式:半年内不准他们在学校踢足球。
以色列式的处理方式:提出三个问题,让兄弟俩分别在两个地方同时作答。三个问题是:A:你们的汽车爆的是哪个胎?B:你们在哪个维修店补的胎?C:你们付了多少补胎费?
之后,活动主持者把25种处理方式翻译成几种语言文字,分别发给参加活动的202名学生,请学生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处理方式。结果91%的学生选择了以色列式的处理方式。
教育中,我们需要智慧温情的惩罚
显然,教育是极为个性化的行为,有风格之异,而无好坏之分,然而,因为是对人心的塑造,其在效果和技艺上还是有高下之分。以色列的处理方式因为温情智慧,而显得独特、美丽、诗意。教育中,我们需要这样的智慧温情的惩罚。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在以色列式的处理方式中,教师自始至终保持温和平静的态度,饱含着对学生平等、尊重、呵护的“教育爱”。面对“贪玩,好睡懒觉,经常迟到,经多次批评还是我行我素”又“迟到了30分钟”,还“谎称汽车在路上爆胎”的教育对象,老师虽然半信半疑,但没有直接问话了解,没有当面训问、严厉批评,更没有移交班主任、学校、家长,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先让学生进教室上课,不使其因小失大,也避免了问而不得,甚至骑虎难下的窘境。
教育的一种重要存在形态是熏陶。即使是常犯错误的学生,如果师长能持续地诚恳帮扶,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其隐私的守护,对其人格的尊重,对其成长的关爱,也一定会触动他们内心被肯定的渴望,从而修正不足,不断进步。
以色列式的处理方式讲究策略,不贸然训话,先外围排查,了解情况,做到胸有成竹,再以理服人,处处绽放着教育智慧。案例中,教师当机立断,迅速行动,抽空到车库验看汽车轮胎,眼见“四个轮胎都蒙着厚厚的灰尘,没有拆卸的痕迹”的事实,综合判断,马上确定并实施教育。“两个地方同时作答”三个涉及共同行为具体细节过程的“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必然经历深刻的“心灵的选择”,这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即“真正的教育”过程,收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这样的教育智慧将会转化为教育影响力,当犯错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智慧,对教师油然而生敬意,从心底里佩服老师,自然就能产生极好的持续效应——他减少犯错了,甚至还会告知同学、朋友:“这老师真厉害,不要撒谎(犯浑)!”
好的教育方式没有“后遗症”
学生犯错各有原因,从根本上说,教育犯错的学生时,重点要考虑的是这种教育方式能否对今后的教育产生积极导向,而不仅是本次教育效果如何,否则,教育将陷入被动应付,甚至问题接踵而至的困局。
上述案例中,中韩式的处理方式动辄联系家长“共同”教育,加重了错误的性质,效果不见得好。因为,这以后,杰克兄弟要是迟到了、犯错误了,就会首先想到怎样逃避批评或惩罚。新加坡的处理方式差不多。其他各国也各有问题。至于以色列式的方式,其貌似不严肃,实则让学生在严厉的自我批评中受到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没有后遗症,从短期、长期看效果都好。
学生犯错后,只有本着为了良性持续、促进成长的思路和原则,顺藤摸瓜,对症下药,才算是真正解决了问题。
墨初在《孩子犯错不用怕这才是成长》一书中说:“成长就是个‘试错’的过程。”这是很有道理的。作为师长,我们只有多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才能知道该如何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科学的引导。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说:“差错人皆有之,而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学生犯错,恰恰给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育契机和特殊的教育资源。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说,允许孩子犯错,是一种再基本不过的教育理念。可见,智慧的老师应当珍惜学生犯错,用智慧的方式惩戒孩子,让其在错误中更好地成长。